华南首台Lon支气管镜机器人安装完毕!肺部微创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14 09:42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完成华南地区首台离子支气管镜机器人安装,并成功开展首批三台机器人支气管镜活检手术,为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手术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思路。 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解决方案。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廖怀表示,肺癌的早期筛查、早期检查非常重要,但在诊断和治疗上也存在一些困难。例如,早期肺部癌症通常始于肺部小结节,对于某些结节,尤其是mgA磨玻璃结节,医生在CT诊断时可能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超过70%肺癌结节可以在肺的周围支气管中发现,这是一个空间狭窄、通道狭窄的区域,传统支气管镜可能难以到达。”因此,此类病变的准确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传统的评估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据报道,离子机器人支气管镜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支气管镜机器人是用于肺部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机器人平台。离子导管系统的外径仅为3.5mm,仅为传统离子导管的60%。相比于普通支气管镜只能到达节段支气管,离子支气管镜机器人可以到达全部18个肺段支气管,可以提高探查率。 活检的到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肺部小结节。即使是毫米级的小结节可以达到很高的诊断率。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Bronal机器人系统,离子系统在镜头头末端配备了视觉观察器,可以在导航伤口的同时实时观察气管。此外,它还具有微创的优势,超微创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病情,加快康复过程。此次进行的三起机器人支气管镜活检手术均属于活检疑难病例。第一位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高度怀疑患有致命性肺部肿瘤。之前已进行两次病理活检,均为阴性。 CT图像显示病灶并无支气管开口征象,常规支气管镜活检不易获得阳性结果。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离子支气管镜机器人,辅以CBCT、超声小查、AI-rose等技术融合,并使用冷冻肺活检来确保样本量。手术过程中,AI-rose检查确认材料满意,最终获得阳性病理结果,为后续患者治疗提供了基础依据。接受第二次手术的患者左上肺有伤口。由于伤口位置较高,周围多发大疱,无法进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难以进行经皮肺活检。利用离子支气管镜机器人,医生准确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成功获取病组织,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气胸等并发症。第三例手术中,患者的鼻内结节在多次随访中逐渐增大,伤口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常规活检期间出血的风险非常高。 CB陪伴的离子支气管镜机器人术中CT调整,完美选择防止血管的穿刺路径。同时,凭借准确的定位和稳定的操作,顺利完成了适配器。这三例困难适配器的病例在支气管镜机器人实现了,支气管镜机器人实现了100%的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南方网,广东研究陈杰研究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