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有一个地方。它打破了自然规律。广东大部分河流都向南流,但梅江却逆流向东北,然后沿途转向南,与地面形成45°的锐角。它是它自己的一种方言。在粤语、潮汕话、闽南语等方言的“埋伏”下,中原古老的美景依然残留在这里。它敢于重新定义小镇。中国人崇尚安居乐业,但这里的人却把“客”字深深地植入了他们的基因里。梅州,山为什么封不住?客家人的漂泊,是从王朝的灭亡开始的。西晋末年,为了逃避战乱和奴役,中原先民第一次集体开始了“生存模式”,前往烟尘笼罩的南方更深更险的山地,史称“衣冠南渡”。他们还因户籍上的“客户”身份,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客家。这一伟大举措的最终目的地是梅州。为什么是梅州?让我们看看地图来寻找答案。梅州有八山、一水、一田。它是由华南褶皱系的宏大构造和多组断裂带共同塑造而成。武夷山、莲花山、凤凰山三大山脉就坐落于此。崇山峻岭之间的山谷并不是富饶之地,但却是战乱时期选择的避难所。这为客家人留下了生存的空间。于是,远道而来的族群最终定居于此,传承诗书、耕作、读书。他们多以“地”、“未”、“禄”、“堂”来命名住宅。民居的厅堂楹联上常写“荥阳世泽”、“颍川世德”等,以纪念这座无法归还的中原小镇。但如果你认为他们就停在那里,你就会e 错了。随后,他们从梅州出发,前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他们探索世界的速度并没有停止。 1859年,18岁的张弼士离开了这里。几十年后,他成为南阳华人首富。他甚至回国创办了张裕酒业公司,成为近代工业救国的先锋。他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的洛克菲勒”。 1874年,26岁的黄遵宪从这里出发。从北京到日本、美国,他高喊“各国必须强大、遵守法律”,主张政治改革和诗歌革命。 1917年,12岁的李华党从这里出发,经香港游历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他成为传奇的足球冠军,并带领中国足球队首次闯入奥运会。 1963年,29岁的曾宪梓从这里出发,游历香港及东南亚,创办了著名的“金利来”拿着一把剪刀。 “客家”的背景,为长途跋涉铺平了道路。从此像林风眠一样。他一生以笔墨浮云、孤鸭、山石描绘了客家人朦胧忧郁、平淡无奇的性格。经过数千年的迁徙,客家人将他们的文化符号融入到了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中:围屋。有些是圆形的,有些是方形的,有些是圆形和方形的。圆展现了追随经典、实现创新的温柔;方形象征着坚守初心的稳健和正气。邱逢甲故居呈方形和圆形并置的封闭式房屋。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出生于台湾的客家人邱凤甲写下血书,要求他抗日卫国。打败蚂蚁后存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漂洋过海回到梅州巴彦,写下了“四百万人哭了”、“台湾今日断绝”等泪流满面的文字。今天,站在台湾解放80周年的历史关头,客家先贤的品格依然在海峡两岸产生共鸣。客家文化除了家国大义之外,还流露出一种刚柔相济、古今中外的美。在语言方面,主要侧重于混搭。它有《诗经》的奇特之处,称“河畔”为“川”(Chún);但也瞬间变成了翻译天才,在“沙发”上加上了“人类排泄物”——“沙发凳”三个字,充满了既要洋气又要懂你的固执。在美食方面,将刚柔相济的哲学带到了餐桌上。方寸豆腐,棱角分明,而是轻轻包裹圆形肉馅;滚烫的粗盐带着火的力量包围着它,衬托出鸡肉的鲜嫩多汁。娱乐性上,把一丈、一池玩到了极致。这里平均每4人就有1人会踢足球,每万人拥有2.6个足球场。 “足球之乡”的称号当之无愧;而当民歌奏起时,又是另一种画风:不当对唱的《诗经》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刻在客家人骨子里的文化条码。熊熊大火使梅江、汀江、湄潭河汇合,形成韩江,张开峡谷,南流而下。三河交汇的地方叫三河坝。 1927年10月1日,朱德率领3000余人将敌军阻击于此,为掩护南昌起义军的行动争取时间。之后三河坝之战,朱德整顿军队,北上,最终实现了井冈山的统一。梅州用自己的鲜血奋战,维持了起义军的实力。后来,梅州仍以山为骨,以河为根,为革命铺路:是原苏联中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红色交通线的生命节点;这里也是闽粤赣边区的战略支点,铁路界线的设立地,在抗日战争和利宾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的革命足迹和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这片红土地上。开启眉县嵩口古街上的新篇章,一座五层洋式寺庙静静矗立了近百年。以前,很多客家人逢年过节都会在这里过夜。哎,去南阳淘金或者回老家探亲。如今,他们的小镇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老港务局已成为“松口印象”主题酒店,古街上还增设了乡村咖啡馆、宝藏书店、汉服体验中心。 “百县千镇千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新潮流,让梅州再次走出大山。这条道路不是对大城市的机械模仿,而是梅州特有的新生活方式的培育。在县域,是老树发新枝,是一个县,也是一条跑道。梅县工业老树与智能制造新枝相结合;兴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拳拳到肉”;蕉岭生活小镇已成为“周末好去处”。城镇乡村,更是面貌焕然一新,各具特色。自己有自己的美丽。兴宁市黄槐镇从粉煤灰填满,变成了新军风范,实现了从“黑”到“绿”的蝶变;蕉岭县马坑村已经将废弃旧工厂改造成数字子创意园,完成了闲置资产价值向现代机器的重塑;漫山遍野的金柚树,在电商直播的助力下,真正飘香了……随着梅陇高铁呼啸而过,梅州人可以更轻松地突破大山,融入更大的湾区,连接更广阔的世界。几千年迁徙的客家人终于给出了第二个选择:回去,到达遥远的地方。